爱电影: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亚洲特快:俄乌谁会先耗尽弹药?

发表时间:2022-09-21 07:05:19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亚洲特快》,今天咱们节目聊一下俄乌战场上一个大部分朋友忽略了的问题,弹药。如果仅仅谈印象的话,近期新闻提到的美国公布的对乌克兰援助武器弹药清单肯定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了,在这个清单里显示,目前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弹药里面,有好多种型号都已经出现了“有限”的标注。比如,HIMARS和MLRS火箭炮的弹药,虽然没有公布给了乌克兰多少,但美军标注,短期内没有问题,但中期来看,数量有限。标枪导弹,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8500枚,未来只能优先供应。155毫米火炮弹药,已经提供至少56万枚,而之前美国国务院公布的数字是给了86万枚,可能和统计的截止日期有关,而未来只能优先供应。毒刺防空导弹给了1400枚以上,各种其他型号反坦克导弹给了32000枚以上,未来都只能有限供应了。这里面可以无限量供应的,一个是轻武器弹药,美国这几年由于长期的治安战,产量非常大,乌克兰人消耗不掉那么多,所以未来可以继续随便打。还有105毫米炮弹,美国人现在给了14万枚,未来也可以让乌克兰想打多少打多少。这么一看,就产生了一种什么感觉呢,凡是好用的,有用的弹药,消耗的就特别快,并且导致未来给乌克兰的供应只能有限给,而那些没发挥什么决定性作用的东西,美国人的库存就足以让乌克兰人随便打。而更进一步看近期美国其他相关报道,就会发现有美军官员抱怨已经将美国陆军相当一部分的库存给了乌克兰,而美国自身生产能力已经不足以赶上消耗速度,已经影响到美军的战备状况了。比如15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美国目前每年能生产1.4万枚,未来几年计划提升到3-4万枚,但在这不到一年时间里已经给了乌克兰八十多万枚,实际上也是在吃美军自己的库存了。照此来看,可能乌克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很可能不得不减少155毫米炮的使用,而更多的要设法用一些105毫米榴弹炮来填补空白了。仗打到现在,乌克兰自身的苏联时代库存的弹药应该已经消耗得七七八八,未来转为以北约制式弹药为主是肯定的了。而北约现在能给的支持就是这么个水平,所以不可避免的,那种一门炮一天干出去几十发炮弹的好事大概是不会再有了。但另一方面俄罗斯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实际上今年8月间,据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相关的报告称,俄军的大规模集中炮击几乎已经停止,可能意味着俄军已经遇到了弹药的困难。他们粗略的计算了一下俄军在战场上部署的火炮数量后,简单的按照每门身管火炮炮平均每天发射两枚炮弹的极为保守的算法计算,认为到当时为止的五个月内,俄军的122毫米弹药消耗量已经达到120万发,152毫米炮弹已经打掉了360万发,122毫米火箭炮发射了480万发,220毫米火箭炮32万发,300毫米火箭炮11万发,再加上约10万发的203毫米炮弹,统计下来总弹药消耗量已经达到1000万枚,总重量达到73万吨。而实际上由于上述计算十分保守,俄军实际消耗弹药的数字可能比这个数字要大不少。当然,他们也认为,俄军炮击减少可能并不意味着俄军真的打光了炮弹,而是和乌克兰此前对俄罗斯前线军火库的集中打击关系更大。当时乌克兰在北约情报支持下,短时间内摧毁了俄军50个弹药库,加上对克里米亚俄军基地的袭击也给俄军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俄军前线弹药一度严重不足。近期,也有相关的消息表示俄军目前已经不仅仅是在国际上求购各种芯片和机电设备了,实际上他们甚至开始和各个友好国家协商是否可以回购此前出售的弹药,甚至包括航空兵使用的非制导的普通航空炸弹。而美国纽约时报的报道更是提到俄罗斯可能正与朝鲜讨论购买火箭炮弹药的问题。同时,也有报道指出,俄军已经开始从白俄罗斯的弹药库调用弹药,同时甚至还从叙利亚调运弹药回国来维持作战消耗。这显示俄军的炮弹和航空弹药数量都已经出现了不足。而这也正好有另一件事情可能有关,这就是俄空天军其实也已经在8月到9月间减少了空袭次数,直到上周乌克兰在哈尔科夫的反攻行动中,俄空天军才终于又进行了一轮比较密集的出动。美国福布斯杂志的分析文章认为俄军的这些空袭主要是对自己丢失的阵地上的乌军进行轰炸,可能是利用乌克兰地面防空系统尚未部署好的机会,尽可能的打击一下乌军的部队。但是这种行动实际上已经谈不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了,因为俄军的这些空袭显然规模不够大,而且主要还是根据地面部队的要求,或者空军自身制定的计划,对指定的目标投弹,而不是让飞机自行搜索地面目标进行攻击,这显然是无法阻止机械化部队的行动的。而美国《网格》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他们就俄乌战争的弹药问题采访了一些美军的官员和专家,似乎所有的回答都并不乐观。一位美军官员在采访中说:“俄罗斯的精确制导弹药已经大部分消耗掉了,他们的弹药正在越来越‘笨’”,他又补充“但我担心的是镜像的另一面。”换言之,美军也担心乌克兰会出现精确制导弹药快速消耗,不得不大幅度降低作战效率的问题,乃至美军自己也可能会在未来的作战中出现类似情况。而兰德公司的一位研究员则表示,“俄罗斯大量消耗掉了我们也会使用的弹药,因此估计他们几乎所有有用的弹药都面临耗尽的问题。而且,俄罗斯已经使用非制导弹药,用蛮力摧毁了若干乌克兰城市。”我们都知道,现代战争火力投射的高峰,其实是越南战争,美军的B-52战略轰炸机编队进行地毯式轰炸的气势在那之后除了海湾战争和轰炸南联盟时又偶尔露了峥嵘,就再也没有大规模上演过了。毕竟,越战时代一架F-4战斗机的载弹量就已经比二战中B-17战略轰炸机还多了。更别说二战中诸如中国战场上日本人的65毫米92步兵炮都能扮演重武器,而越战时美军105毫米榴弹炮都只能算是放在小据点的角色了。比较弹药投射能力的话,相差二十多年,人类科技进步了一代,那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但尽管越战中美军消耗的弹药量已经超过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个战场的总和,但是却没能实现把越南炸回石器时代的目的。究其原因,这些弹药仍然是和二战时代的老前辈一样,“大水漫灌”,不管是地毯式轰炸也罢,火炮弹幕也好,绝大部分的弹药扔出去并不能起到消灭敌人的作用,大部分都浪费在了没用的地方,只能给敌人制造心理恐慌和疲劳效果,但这显然不是设计这些武器的人真正希望它们发挥的作用。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如何让弹药打得准成为了从机械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过渡的核心课题。其实呢,打得准并非一定要精确制导弹药,比如炮兵,只要拥有高效的通信系统和前沿观察员手中的自动化测量设备,加上火炮本身的精密测地设备的辅助,传统火炮发射普通炮弹,也可以达到非常精准的效果,只不过在传统的战争模式下,这套系统过于复杂,真正能够为后方火炮提供前沿观察的单位很少,至于通信系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比二战肯定是强多了,但只能用语音通信的话,进行火炮校射的效率其实是很低的。因此绝大部分的炮兵仍然是要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投入对事先测绘过的目标的轰击的,这也是今天俄军炮兵的基本使用方法。同样的,俄罗斯空军虽然在2010年后给不少老飞机加装了连续弹着点计算机,但仅仅是提高了轰炸精度,实际上由于空军指挥控制系统能力的不足,大部分飞机只能按照事先规划的计划对固定点目标进行轰炸,而不具备灵活的在空地协调或者打击无人机发现的敌方机动目标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俄军实际上仍然主要是在按照越南战争时代的打法去打。而那个时代的战争,除了武器装备的性能外,和二战没有本质区别。按照苏军大纵深突击理论,面对坚固的筑垒地域之敌,在猛烈空地炮火准备,乃至核武器火力准备之后,要展开宽正面的进攻,寻找到敌人弱点,然后以机械化步兵、坦克为核心编组强击群,在关键突破地段的兵力兵器密度要达到敌人的五倍,这样才能在防线的弱点上啃出一个缺口,在合适的时机投入第二梯队,向两翼卷击,击破敌人的反击部队并维持突破口。随后再投入一支装甲部队,从突破口杀入敌人后方地带,横扫各种坛坛罐罐,迫使敌人溃退。然后在敌人崩溃之际,突破部队继续向纵深地带实施坚决的穿插行动,使得溃退之敌无法稳住阵脚,由此一路长驱直入,最终合围歼灭敌军。这种进攻,最艰难,伤亡最大,最考验决心和意志的部分,其实不是纵深突击,而是打开突破口的激烈战斗,至少从二战经验来看,就算事先计划的炮火再猛烈,也未必就能按苏军教范,将敌人兵力兵器消灭25%,从而实现压制敌人的效果。实际上大部分时候,经验丰富的敌军往往能够做到通过收缩阵地,挖掘工事等手段,避免遭到苏军猛烈炮火的压制,最终会出现未受到足够压制的敌军和苏军的强击群硬碰硬的情况。因此这一阶段是苏军进攻战役中伤亡最集中,损失最巨大的部分。现代战争理论中,这一阶段已经被大规模精确打击取代了,在现代条件下,敌方筑垒地域因为大部分目标会为了加强防护力挖掘工事加以掩护,而这对于精确打击来说正是绝佳的目标,同样规模的炮火和空中火力的集中打击可以将敌人一线部队的兵力兵器消灭75%,甚至90%,地面部队的进攻只不过是清除敌人最后的残余。随后具备高机动能力和高信息化能力的地面部队就可以展开纵深突击,并在突击过程中始终通过信息化手段保持与己方后方精确打击火力的有机联系,不断以火力将试图重新集结和反扑的敌人击溃。所以说对于理想化的信息化战争来说,确实不需要特别强大的装甲和特别强大的直射火力,这也是美国当年FCS计划中地面突击兵器只需要轻型的装甲车辆就可以的主要原因。当然实际上现实距离理想还有点远,所以即使是中国、美国这样已经具备很强信息化实力的陆军,也依然保留了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这些传统的重装甲、重火力的地面突击车辆,用来在必要的时候与敌人短兵相接。但是俄军的情况就不同了,他们的主要对手是和自己一样,熟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战争理论的乌军。所以虽然乌军实力上要弱一些,但是你的基本套路他都懂,知道你的弹幕轰击之后就该冲击了,也知道你这突破部队的兵力火力密度没有达到我的五倍,所以你的冲击力是不足的,所以我不怕你在我正面撕开缺口,我就投入兵力不断进行反突击,你就突破不了,突破不了,那后面什么大纵深,大穿插,大包围你就实现不了,那我就和你不断阵地战消耗就完了。所以俄军只能试图用火力取代兵力,不断消耗乌克兰军队以获得胜利,而且确实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反过来乌克兰军队在手头积累起足够的力量之后,也搞了一次像模像样的纵深突击,只不过俄军也是一个师傅的徒弟嘛,一看好么,你现在两万对四千,兵力火力密度是我的五倍,我挡不住了,你要突破了,那么我赶紧撤退,瓶瓶罐罐什么的都可以不要,保住部队保住编制,这仗后面就还有得打嘛。于是乌克兰在哈尔科夫的这次突击最后也没能打成教科书式的合围歼灭大批敌军的效果,也就这样了。当然现在看来,据西方媒体的报道,乌克兰在这次哈尔科夫作战中,因为己方防空系统未能及时跟进,地面部队突破后密集队形遭俄军的空袭和导弹打击,伤亡其实也颇为惨重。其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俄军不能投入类似二战中那样的压倒性的兵力、兵器优势的部队,那么就很难达到教科书上那样的合围歼灭大批敌军的目的。而俄罗斯现在的伤亡承受能力也不强,就算真的有那么多兵力,有那么多装备,他们也很难按照当年的路子以超高兵力火力密度,不顾伤亡坚决冲击,去突破乌军阵地。甚至真的那么干了,也可能会和乌军这次哈尔科夫突击一样,付出了大量伤亡的代价而未能歼灭对手大量有生力量,对于俄军来说那才是真的赔本买卖。所以俄军目前真正能够采取的战术,依然是发挥自己的火力优势,去消耗乌军,直到将乌军的锐气耗尽,才能再做打算。问题是,火力优势是要巨量的物资弹药堆出来的。乌克兰将自家的弹药库存基本耗尽后,开始大量消耗北约的弹药,虽然已经把美国人消耗得直喊肉痛,但终究美国人还算是有巨大的库存做底子,即使未来无法维持之前的力度几十万几十万的给补炮弹了,但好歹它的仓库深度,还能维持相当一段时间。但俄军的弹药不足已经很明显了,8月以来大规模炮击基本停止,加上最近心急火燎到处找供货商,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而从战况角度来说,俄军现在的兵力相对乌军劣势的情况下,只要前线火力不足,就会出现类似哈尔科夫这样被乌军不惜代价集中力量突破一处的风险。所以俄乌这一仗,可能已经不是比谁能在会战关键关头投入多一个营的部队,而是比谁在关键的时刻能多拿出来十万发炮弹了。实际上正如我们上面所说,强如美国,在近期内启动军工机器,也只能每年生产出3-4万发155毫米炮弹,完全抵不上乌克兰的消耗速度。那么要让乌克兰手里有随时能拿出来的十万发炮弹的话,就只能开始消耗他的库存了。同样,俄罗斯方面这么多年来,虽然打仗也是时不常的要打,但主要也是消耗苏联时期留下的巨额库存,但经过今年这几个月的拼命消耗,不说是真的耗尽了吧,但至少也算是亮血条了。况且俄罗斯也还有除了乌克兰外的其他战略方向要维持战备,所以真正能拿到乌克兰去消耗的弹药,终究还是有限的。这情况可就不乐观了。那你要说世界上现在有没有人能补充上这么多库存呢?嗯……虽然当代世界多年没打大仗,但是中东地区的战况其实一直就没消停过,而这里面有几个土豪的军队,同样拥有几百门重炮。且据负责维护他们火炮的朋友说,他们的部队,只要听不到自己一方的炮弹落地,那就不会有前进的勇气。所以虽然他们的对手伤亡没那么大,但他们自己的弹药消耗量,其实是堪比俄乌水平的。而他们用的弹药可是价格不菲,且印度、韩国都不生产的155毫米枣核弹哦。所以不可能是“正是在下”给他们提供的哦。那当然,以色列有枣核弹,还有加拿大和奥地利也有,只不过你觉得土豪们是从他们那儿买的吗?所以这几年下来,按照上面詹姆斯敦基金会计算俄罗斯火炮消耗弹药的方式来算一下,实际上打出去的炮弹至少也已经有个一百万发了。你看这影响到某大国为渡海登陆作战建立自己的155毫米炮弹库存了吗?而且某大国自己主要装备的还真就不是枣核弹哦。也就是说,在为狗大户提供百万发155毫米炮弹的同时,该国自己还建立了庞大的155毫米圆柱弹的库存,同时,它还为其他一些没有那么土豪的国家,提供了大量的130毫米、122毫米和152毫米的炮弹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日本、德国都按照本国的标准来估计美国的工业能力,得出了美国好像也不是那么不可战胜的错觉。但最后美国爆发出的实力远远超乎了他们的想象,那些被认为是被精致现代生活惯坏了的美国人走进工厂,生产出了维持整个同盟国作战的武器弹药。别的不说,光说坦克,美国在1944年决定开始建个工厂,生产M26重型坦克,花了几个月时间把工厂造起来,1944年11月才造出第一批坦克,然后再让底特律汽车厂开始一起生产,产量翻倍,到1945年5月德国投降前,这两家工厂就轻轻松松生产出了一千多辆潘大头,此后到日本投降的8月前,潘兴坦克已经有快2000辆了,战后又稍微生产了一点点,最后总共2212辆。相比之下,德国人的虎式坦克,从1943年到1944年,玩命也才攒出了1300多一点,算上489辆虎王,依然没能超过潘兴在战争最后几个月里的产量。就算潘兴的性能与德国人的虎王相比确实是还差点意思,但这数量上的优势,和从零开始咔嚓一下就有了两个月产200辆重型坦克的厂子的事情,这还真就不是当时任何其他国家能比的。当时的美国一国的工业产值超过了全世界工业总产值的50%,它确实是有能力充当这个“民主兵工厂”。但是今天呢……?反正美国至少现在,是没这本事。当然了,中东地区的激烈交战和该国本身为祖国统一的军事准备已经让该国的军工产业现有产能运转起来了。按照有朋友的形容,这些工厂首次达到了最初设计时的最大产能,那可是要维持世界大战的产能哦。所以列车长也和朋友盘算了一下如果这个大国采取部分军转民措施,把一些剩余的钢铁产能、重化工产能和机械加工产能拿出来生产炮弹,大概的产量是多少,具体数字就不便透露了,但仅仅计算这部分军转民的产能的话,在美国人数字基础上翻一番还是很轻松的。其实如果真的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投资,给美国人那个数字后面加个零,也不是做不到。因此它可能是当今世界上维持自己战备需求的同时,还能支持友好国家进行一场高烈度大规模长期战争的唯一国家了哦。而且,这个国家仓库里当年为世界大战准备的的152毫米炮弹可是一直都没有大量消耗过啊。所以说呢,这个国家才有“民主兵工厂2.0”的能力,而且现在也只有它有。当然了,有这个大货源,不代表俄罗斯就能安心绝对能拿得到,毕竟这里面还有个弹药能不能运上前线的问题,而且到目前为止,这个大国对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也依然采取平衡态度。所以这就要看未来局势的演变了。所以俄罗斯还是得到处去找货源。最近俄军已经把伊朗的无人巡飞弹拿来打了,可见在他们拼命挥霍的前提下,所谓100美元一架的卡拉什尼科夫无人机都不够消耗了。甚至美国人说的俄国找朝鲜买炮弹的事情,或许也不是那么没谱。上次关于产品305导弹的事情,咱们说了工业体系复杂性对于维持现代大国军事能力的重要意义,那么本期节目我们说的就是工业规模的问题了,而这个问题对于已经没落的俄罗斯工业,或者是不断去实向虚的美国,都是他们的软肋。至于俄乌谁先耗尽弹药嘛,这反而是一个有点复杂的问题了。但我觉得吧,俄罗斯的底子到底还是比乌克兰厚一些的,赶紧再去老仓库里使劲翻翻嘛,把老弹药拉出来,洗一洗晒一晒拾掇拾掇,说不定……还能用呢? 尊敬的各位用户:风闻社区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但对于用户反映强烈的破坏社区氛围的行为,风闻社区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给予严厉打击。针对社区中出现的违反法律法规、发......

在线观看下面链接直接跳出本站到视频网站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