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影: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沙特王储表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巴以冲突升级是否会阻碍美方推动沙以关系正常化?

发表时间:2023-10-12 21:40:49

哈马斯已经基本达成其政治目的。哈马斯这次对以色列的突袭行动,本质上是一次丐版的金门炮战,其目的是通过制造激烈冲突的既成事实,阻止世界上的主要伊斯兰国家,特别是逊尼派的领袖沙特以及其主要赞助者卡塔尔,在美国的撮合下与以色列的媾和进程。它是巴勒斯坦圣战士们为了争取已经越来越渺茫的未来希望而做出的最后一搏,他们试图用自己的血逼迫主要产油国的王爷们停止与以色列的媾和进程,他们就没打算活着,死的越惨,对他们来说就越有可能达成政治上的目的。巴勒斯坦人属于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哈马斯本身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基要主义的宗教军事组织,其创始人亚辛当年曾在逊尼派伊斯兰教最高学府,埃及的艾资哈尔大学深造,并在随后加入穆斯林兄弟会,哈马斯的前身,实际上就是穆斯林兄弟会的巴勒斯坦分支。作为穆斯林兄弟会的衍生产物,哈马斯常年得到来自中东产油国,特别是逊尼派阿拉伯人国家的同情和资助,伊斯兰教的一大特点就是基于宗教社区和跨地域教派组织结构下的社会救助和慈善体系,这一套体系相当超前,同时兼备社会保障,人口动员和宗教宣传的能力,是伊斯兰教内部凝聚力的根基,目前尚没有任何已知的人类社会组织结构具有类似的或者相近的功能,而且这种组织结构往往是跨国的。世人皆知哈马斯主要活动区域在巴勒斯坦,但极少有人知道,哈马斯的政治局领导层驻地其实在卡塔尔的多哈,其旗下负责筹集资金以支持哈马斯战斗的金融机构和资产代理人则穿梭于包括阿联酋,沙特,卡塔尔,土耳其乃至印尼等逊尼派穆斯林国家,来自中东产油国的资助,是哈马斯能够在劣势下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因,此前卡塔尔世界杯的相关承办工作,就有哈马斯背景资本的影子。而近年来,国际局势的变化越来越不利于哈马斯,原因也很简单,在美国的撮合和时间的消磨下,伊斯兰世界越来越难以形成合力以对抗以色列,中东主要产油国正在逐渐与以色列媾和,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埃及,沙特和阿联酋,埃及曾经是前几次中东战争中的阿拉伯一方的主力,但这些年埃及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应付内部矛盾上,在和以色列继续对抗这个问题上缺乏兴趣,另外埃及也是为数不多的把哈马斯定性为恐怖组织的中东伊斯兰国家。其次是沙特,沙特长期是哈马斯仅次于卡塔尔的资助方,但近些年来沙特也有自己的麻烦,首先是也门和胡塞武装的战事不利,其次是王储在国内搞改革搞的政治气氛比较紧绷,另外早先王储和拜登政府在卡舒吉案上因为牵扯进了美国国内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争斗而有比较深的矛盾,但王储现在急于和拜登和解,拜登也就坡下驴,最近这段时间拜登一直在撮合沙特和以色列的关系,按照《华尔街日报》的说法,美国和沙特正在拟定一项协议:沙特承认以色列并建立外交关系,作为交换,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作出让步,沙特将获得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和民用核项目援助。这种局面对于哈马斯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最后是阿联酋,阿联酋没什么好说的,只提一条就行,阿联酋在此次哈马斯与以色列的冲突中公开站以色列。眼看着巴勒斯坦的各路资助方都在或明或暗的与以色列媾和妥协,而巴解组织的另一大派系法塔赫也日益萎靡,基本上放弃了和以色列的对抗,哈马斯实际上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已经退无可退。无路可退的哈马斯此次实际上做出了两大突破性举动,除了这次突然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外,还有一个重大突破性举动基本上被国内忽略掉了——哈马斯引来了伊朗做外援。引入伊朗做外援这一举动的政治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伊朗是个什叶派波斯人国家,国内大多数人分不清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区别,也分不清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区别,很多人看到伊朗支持哈马斯还以为他们都是穆斯林,又都在中东地区,所以互相支援不是理所应当的吗?其实不是的,实际上逊尼派阿拉伯人和什叶派波斯人的历史矛盾恐怕不低于他们和以色列的矛盾,阿拉伯人有句民谚,如果在沙漠里遇到毒蛇和波斯人,必须先打死波斯人。而哈马斯不仅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基要主义的宗教军事组织,且其创始人亚辛就读的逊尼派伊斯兰教最高学府艾资哈尔大学,在历史上曾经多次与什叶派伊斯兰教的最高学府,伊朗库姆经学院之间就宗教教义分歧问题爆发过多次激烈论战,其论战烈度之高,令世界上其他类似的意识形态论战相形见绌。逊尼派阿拉伯人和什叶派伊朗人之间,是既有宗教矛盾又有民族矛盾的双重敌对关系,伊朗和逊尼派阿拉伯人的领袖沙特之间常年在中东地区明争暗斗,伊朗被普遍认为是常年与沙特对抗的也门胡塞武装的重要资助者,哈马斯最大的资助方卡塔尔曾经因为倡导与伊朗和解而在2017年遭遇过严重的外交危机,当时以沙特为代表的海合会成员国联手与卡塔尔断交,甚至一度扬言要武力封锁和围堵卡塔尔,甚至卡塔尔的航班都无法通过沙特领空,只能前往外界只能从伊朗上空绕道,这一冲突直到卡塔尔世界杯时,卡塔尔埃米尔和沙特王储一起出席世界杯开幕式后才告一段落,双方勉强和解。你甚至可以这么理解,哈马斯为了对抗一个以色列,而不惜和另一个“以色列”结盟。哈马斯此次不仅引入伊朗为外援,还通过对以色列的猛烈突袭瞬间让矛盾升级,本质上就是要通过制造激烈冲突,升级局势的既成事实,拖本意识形态阵营内的其它人下水,阻止本意识形态阵营内的其它人与敌对意识形态阵营的媾和进程。这与当年金门炮战的逻辑是一致的,金门炮战的本质,就是当时苏东阵营表露出明显的与美国媾和妥协的迹象,特别是1957年的莫斯科会议上,中国方面发出战争号召,主张继续开展世界革命,当时甚至放出话来不要畏惧核战争,但苏东阵营比较畏缩,比如当时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导人一听要打仗,甚至要打核战争当场就怂了,莫斯科会议上基本上是中国一力喊打,其它人畏缩不前的局面,苏东阵营的领导层显然没有意识到,苏东阵营的那种动员型社会体制只能适应战争环境,只有在战争环境下才有生命力,打了还能拼一枪,不打,垮台和灭亡就是迟早的问题,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当时苏东阵营就是妄图和资本主义阵营搞和平竞争,头铁的非要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当时赫鲁晓夫甚至提出了所谓的“和平长入共产主义”的搞笑理论。中国方面当时也很无奈,虽然在波匈十月事件之后中国方面掌握着意识形态仲裁权,但实力依然比较弱小,要搞世界革命离不开苏联这个纸面实力最强的选手,于是,为了阻止苏联与美国的媾和倾向,企图通过制造激烈冲突的既成事实来升级局势,强化矛盾,防止双方媾和。不过后来发生了什么我们也都看到了,金门炮战之后,首鼠两端的苏联方面唯恐激化矛盾与美国爆发冲突,与中国的关系严重恶化,苏联方面开始与美国走近,1959年赫鲁晓夫受邀访问美国,双方举办戴维营会议,美苏正式实现媾和,苏东阵营居然异想天开的开始用一套准动员社会体制去和顺应价值规律的资本主义社会搞和平竞争,其灭亡从此进入倒计时,金门炮战的政治目的实际上并未达到。而这一次,哈马斯发起的武装突袭虽然在规模,烈度和技战术水平上远逊于金门炮战,其麾下死士甚至不惜以兑子战术作战,在被杀死前争取尽可能多杀死几个以色列人,甚至驾驶滑翔伞突袭以色列境内,摆明了一副不打算活着回去的架势,事后还遭到残酷报复,这种战术是非常悲壮,非常绝望的。但从目前局势来看,其政治目的基本达成,不仅成功打断了沙特与以色列的媾和进程,迫使沙特方面公开表态,让拜登政府长期撮合的苦心经营扑了个空,还引来了诸如土耳其,伊朗等以往相对置身事外的外援,除了阿联酋公开站队以色列外,其政治目的基本上完全达成,甚至可以说超额达成,与金门炮战形成明显区别。这再一次证明了,在当今这个产能过剩,供给侧几乎都是靠补贴过活的重资产的时代,狼牙棒根本一文不值,真正的无价之宝,是敢于拿着狼牙棒去拼命的天灵盖,杀人的不是枪,而是持枪的人。 2023年,世界会发生什么?观察者网编辑部设置“2023年15大预测”,每一项预测下都选取了我们专栏作者的观点作为参考,并邀请读者朋友们参与投票。到今年年末,我们会再来盘点......

在线观看下面链接直接跳出本站到视频网站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