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影: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基布兹

发表时间:2023-10-12 21:40:55

基布兹,在希伯来语中意为集聚、团结、集体定居点,公社。基布兹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农业经济实体,是群众的社会自治组织;属于社会主义一种形式。基布兹既是生产组织、生活组织,又是社会组织、军事组织。基布兹运动兴起时就确定了其奋斗目标是,要“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没有剥削、不分高低贵贱的经济平等、政治平等的先进制度”。由于基布兹是实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新型社会组织,在凝聚犹太人社会力量和应付恶劣的人文自然条件方面基布兹比个体开发具有更大的优势。1920年在初期基布兹运动基础上成了犹太人总工会;1930年在巴勒斯坦成立了以色列工党,该党以基布兹和犹太工人总工会为社会基础。到1947年以色列建国前夕,基布兹已经猛增到145个。2013年以色列有274个基布兹,工业产值约120亿美元,占全国的9%,农业产值75亿美元,占全国的40%。基布兹现在也并不拘泥于农业生产,它逐渐向工业和第三产业、高科技产业渗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当时整个的巴勒斯坦是奥斯曼帝国一个偏远而贫穷的外省,人烟非常稀少,十九世纪初只有25万人口,到十九世纪末才增加到60万。多数是阿拉伯人,但也有世代定居在此的犹太人,约占10%左右,人口主要集中在耶路撒冷,提比利亚等已经破败的城市。千年前繁荣的古道早已废弃,吉瑞尔谷地和约旦谷地大片土地荒无人烟,只有一些贫穷的阿拉伯人村庄和荒野中放牧的贝都因人,低洼溪流处片片沼泽,疫蚊滋生,疾病(疟疾丶斑疹伤寒丶霍乱)流行。19世纪末期开始,犹太复国主义移民,所获得的每一块土地都不是巧取豪夺,而是合法购买来的。当时土地所有权主要在奥斯曼帝国苏丹和一些大地主手中,据英国托管政府调查,犹太人在巴勒斯坦购买土地往往受到敲诈,不得不付出远高于土地本来价值的高价。这些土地当年买来时,多是荒野,沼泽,盐碱地,不适宜耕种。这些犹太屯垦者餐风露宿,用艰苦卓绝的劳动将贫瘠的土地变成良田。土地的增值浸透着屯垦者的汗水和血泪。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千年前繁荣的古道早已废弃,吉瑞尔谷地和约旦谷地大片土地荒无人烟,只有一些贫穷的阿拉伯人村庄和荒野中放牧的贝都因人,低洼溪流处片片沼泽,疫蚊滋生,疾病(疟疾,斑疹伤寒,霍乱)流行。今天见到的肥美田野,其巨变是十九世末,一批又一批犹太屯垦先锋在沼泽地遍植桉树,挖掘渠道,排干积水,勤苦耕耘,胼手胝足,披荆斩棘的血汗成果。是犹太复国主义屯垦者的绿化和耕耘才有今天的面貌,荒野变绿洲,是这些劳动者让土地再次流着奶和蜜。因为英国托管和犹太复国者的开垦,奥斯曼帝国时期萧索颓败人烟稀少的巴勒斯坦经济开始繁荣兴旺,不光是犹太人大批移民,阿拉伯人移民也增长很快,后者甚至高过前者。从191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38年的9年时期,进入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为34万3千人,而阿拉伯移民更多达41万9千人。最初不少犹太人,比如爱因斯坦,是主张建立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两族共和的独立国家,但在以色列建国之前,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已势如水火,相互仇杀,两族分治成为唯一的选择。 犹太复国主义曾是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潮的一部分,也是那个时代全球民族解放运动其中一环。作为在欧洲受压迫上千年的少数民族,欧洲犹太人认为回归故国重建家园是犹太民族获得解放的唯一之途。犹太复国主义理论的奠基人摩西·赫斯(Moses Hess)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他1862年发表的《罗马与耶路撒冷:最后的民族问题》一书最早指出,在欧洲受奴役的犹太人应该返回巴勒斯坦,从事农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祖国。摩西·赫斯倡言的复国主义这一派系,被称为社会主义的犹太复国主义。以色列复国运动中充当先锋开拓关键角色的基布兹运动正是基于摩西·赫斯的上述两个理念:一是返回历史祖国开荒耕作,胼手胝足重建家园的犹太复国主义。二是人人劳动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和被剥削的社会主义,奉行共产主义分配原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当年来垦荒的主要是满怀理想的东欧青年社会主义者。在第二波移民潮的1910年,对社会主义满怀憧憬的十男两女俄国青年在加利利海南端,创建了第一个基布兹——德加利亚基布兹。这些从欧洲来的社会主义者住在帐幕中,白天顶着烈日流汗开荒,夜晚在星空下围着篝火高声歌唱,牵手舞蹈,畅谈理想和基布兹的前景。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人生严重挑战,他们写下了这样的誓言:我们来到这里,在祖国的土地上,建立犹太劳动者的独立定居群落,一个没有剥削也没有被剥削的集体群落——一个公社。初期的基布兹实行彻底的集体所有制和共产主义的绝对平均分配,成员无私产,无工资。基布兹人外出工作,如当国会议员或政府官员,所得工资也必须交回基布兹。基布兹人集体在食堂吃饭,孩子在儿童园宿舍集体生活,妇女从个体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基布兹所有决策都是民主方式议定,全体成员参加基布兹工作会议,人人平等,人人是管理者也是劳工,没有领导和被领导者。以色列50%土地为沙漠,天然可耕土地只有20%。但一百年过去,以色列的基布兹改变了以色列地貌,把荒野变成良田,把沙漠变成绿洲,成为中东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以色列水利工程师辛卡布拉斯父子为内盖夫沙漠基布兹和莫沙夫定居点发明的滴灌技术,创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干旱农业,改写了人类农业的含义。各基布兹以农业起家,但现在已纷纷从过去的纯粹的集体农庄转化成亦工亦农亦商多种经营的经济实体。有的基布兹更从事高科技生产及军工产品。比如在以色列和黎巴嫩接壤地带的萨沙基布兹,成员只有100户家庭,经营非常广泛,独家拥有的普拉杉公司,设计和生产世界上最先进的民用和军用装甲车,客户包括美国军方,平均每年产值高达八亿五千万美元。现在以色列基布兹成员的生活水平一般相当于以色列中产阶级生活,甚至更高。如在内盖夫沙漠的Yotvata基布兹,据2014年的报导,所有成员及其子女衣食住行和教育由基布兹全包,成员出外使用基布兹的汽车,假日公车不够分配,则由基布兹付给租车费,基布兹还提供成员一家每年一次到欧美度假旅行的费用,此外还向每个家庭成员提供三千美金的零用金,如一家四口,可得一万两千美元。基布兹的成员在披荆斩棘以启山林,为以色列新国家开疆拓土之同时,也以最大热情参与建国政治活动,拿起枪杆保卫自己新生的国家。以色列建国以来有四任总理是基布兹人,建国初首任内阁一半,国会五分之一议员是基布兹人,军队所有军官都是基布兹成员。以色列为国捐躯的军人也以基布兹人最多。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是第一个基布兹---德加利亚基布兹的成员用自制燃烧弹阻止了叙利亚坦克推进到加利利,至今还有一辆被摧毁的坦克残骸作为保家卫国的纪念碑陈列在农庄中基布兹实行社员的民主管理,实行人人劳动,财产公有和按需分配,不仅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全部公有,而且个人的额外收入也归公。基布兹实行全面的、不分等级的供给制,也给社员发放不等的货币作为生活津贴。社员之间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基布兹的新一代,从不满月的婴儿起,到中学毕业止,从小长期过集体生活,受集体教育、集体学习、集体劳动。原则上,在基布兹中成员们一起工作,不领工资,天天到集体食堂吃饭,除了专职厨师外,全体成员都要轮流到食堂帮着干活儿。集体也会安排住房和生活用品。集体有公共洗衣房,各家把衣服送去,专人洗衣然后整理好,然后各家自己去取。集体的商店,每个人都可以进去选购,登记就行了,不用付钱,早期,还有集体厕所和集体浴室,后来生活改善,每家才有了自己的厕所和浴室。基布兹的领导,叫做秘书,也可以翻译为书记,以前是不拿任何报酬的,不过现在也有了相应的工资收入。管理岗位是第二职业,不是第一职业,体现出个人对集体的奉献精神。哪怕是政府要员,只要他是基布兹成员,每年必须回来参加劳动一段时间。基布兹也的确培养了不少精英人物。1948年建国至今的8位总理中,4位出自“基布兹”,以色列国防军许多高级将领也是“基布兹”成员。在基布兹,奖励和贡献优劣没有多大关系,一份工作拥有名誉和地位,但不一定有对应的物质报酬,成员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来自于自己成长,所作贡献和个人进步的需要。目前基布兹成员大多一年大约只干半年活儿,其余时间可以自由学习、娱乐或旅行,也可以享受周末。出门玩儿,旅行怎么办?基布兹也有自己的车,所作贡献和个人进步的需要。因公或节假日用车免费,因私用车要缴汽油钱。问题来了,钱从哪儿来?基布兹内部是没有金钱往来的,但基布兹一般都会为每个社员设一个外购用的帐户,在内部买不到的东西,就可以从帐户上取些钱外出购买。任何人都可以自愿申请加入基布兹,考察期3个月,这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如果你觉得适应不了,随时可以离开。通过考察后才可以留下来,之后还有两年的生活期,到期后要参加考试,通过才能长期定居这里。里面的成员也可以自愿退出,退出时可以领到一笔退出费以回报对社区的贡献。能够拿到退出费的人不是申请加入的人,而是生来就是在这里生活的,自愿申请加入的是不可以领到这笔钱的。为什么以色列的“人民公社”---基布兹算是成功的?学者们分析的因素有大概这四种:一是犹太民族传统中有社会主义的因素。行善互爱是犹太教的基本教义之一,而犹太人在两千年的大流散中很早已形成同舟共济的社群生活方式和帮助弱势的社会救助机制。二十世纪最着名的犹太人爱因斯坦曾说过,社会主义的理想同犹太民族的传统是一致的。因此在十九世纪社会主义思潮兴起之时,欧洲犹太人普遍受到影响。二是与复国主义结合,为基布兹运动以强大而又具体可行的现实目标。两者之间的结合可以表述为:复国是目的,社会主义劳动方式为手段。在以色列建国前和建国初强敌环视自然生态恶劣的现实下,基布兹为最佳的垦殖选择模式。第三,规模小,每个基布兹人口约在50到1000人之间,最大的基布兹也只有1700人。规模小,不易出现繁复官僚科层架构,可以完全实行直接民主抉择。第四,出于信念,自愿参与,来去自由,成员有选择权。当一个成员对集体生活感到厌倦,可以选择退出。由于基布兹是劳动者的自由组合,基布兹大原则一样,但各自有不同的特色。比如有的基布兹宗教色彩很淡,成员甚至是马克思主义者或者无神论。有的则由正统犹太教徒组成,除了集体劳动,也过着集体的宗教生活,称之为宗教基布兹。初期的基布兹对公有制和平均主义的坚持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成员没有任何个人财产,甚至身上的衣服都是集体的。在金农沙基布兹,每个人穿的衣服都放在集体衣仓中,每周集体发一次衫,脏衣服也必须集中一起清洗。在德加利亚,成员平时穿统一的工作服,外出时容许换穿较为体面的服装。德加利亚基布兹成员个人没有银行账户,也不拥有一分一毫的现金,公有现金放在公共食堂不上锁的盒子中,外出需要可自取。父母只生孩子而不养孩子,孩子由基布兹集体抚养,在共同的儿童宿舍集体生活,晚上也不回到父母身边,基布兹成员几乎没有家庭私人生活。其实当年基布兹初兴之时,并非所有复国屯垦者都愿意过一种毫无私人家庭生活的集体生活。当时还有另一种伴随着复国运动而来的合作性屯垦运动莫沙夫(Moshav)。莫沙夫公有制程度低于基布兹,集体劳动,平均分配,但注重个体和家庭,保有一定程度私有财产和私人生活。莫沙夫可称之为合作农庄。这是当年犹太复国开垦者的另一个选择。以色列建国后,来自较传统的阿拉伯国家的犹太难民,倾向于建立莫沙夫农庄。成立于1921年的第一个莫沙夫Nahalal,成员也是来自东欧的犹太移民,但他们不愿意放弃以家庭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因此采取了公有制不高的合作农庄方式,从而也吸引了第一个基布兹德加利亚的某些希望有自己家庭生活的成员。德加利亚基布兹过来的加入者中,有一人后来名扬天下,为以色列建国立下赫赫战功。此人就是以色列战争英雄独眼将军摩西·达扬。摩西·达扬1915年5月20日出生在德加利亚基布兹,他是以色列首位在基布兹出生的以色列人,名副其实的基布兹之子。但他父母(来自乌克兰的犹太人)最后离开德加利亚,参加了Nahalal莫沙夫的创建。以色列建国后,基布兹的公有化程度开始慢慢消解,个人私生活的空间逐渐扩大,也开始逐渐容许有限的私人财产。家里有了衣柜储藏个人的衣服,私人房间有了冰箱和饮料,个人有了现金津贴。七十年代初,子女晚上可以回父母宿舍睡觉。许多基布兹因此为父母住房加建儿童房。随着理想主义老一代的凋零,基布兹公有制和平均主义导致管理不善和效率低下的弊端也显现出来。自建国以来一直执政的工党政府不惜以大量国家资金扶持基布兹。但1977年,工党政府下台后,国家原有对基布兹的优惠政策逆转,多个基布兹出现严重财政危机,社会主义的劳动和分配原则受到冲击。包括以色列第一个基布兹德加利亚在内,共有7个基布兹因经营困难宣布私有化。但莫沙夫因为私有制程度一直很高,反而未受到政局改变的影响。但在经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口下降丶企业破产的最困难时期后,基布兹运动近年又开始复兴。基布兹新生代对应世界的变化,开始采用一些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手段让基布兹走出了困境。比如最大的基布兹Givat Brenner大力改革,破例外聘专业管理人才担任旗下一家汽水厂的CEO。今天以色列全国两百多基布兹绝大多数已不是一百年前那些热情的青年社会主义者所建立的100%的社会主义基布兹,有的已私有化,即或仍然是公有制,但都各有其程度不等的私有因素,比如有按劳分配的工资,有个人私产,甚至开始雇佣劳工,最初大量雇佣阿拉伯工人。到九十年代还引进泰国和中国的外来劳工。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基布兹雇佣的劳工人数已开始超过基布兹成员人数。以色列今天众多的基布兹仍然是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小型社会共同体,但相较初期的集体主义和平均主义,较强调个人的成就,家庭价值和经济效益,但至今也有少数基布兹仍然坚持原教旨主义的基布兹传统,过着微型的共产主义生活。在近年基布兹形势开始好转后,许多基布兹孩子回到了父母的农场。近年还有越来越多的以色列城市人和来自海外的犹太人因向往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申请成为基布兹人。想成为基布兹人需先在基布兹劳动生活,然后才能提出申请,再由基布兹全体成员会议投票通过。据说排队申请者众多,有的已等待了几年。以色列的基布兹无论未来前途如何,这将永远是一种小规模的社会主义群体,而且还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兴衰起伏。但基布兹运动的梦想“让沙漠开满鲜花”已成为以色列国家梦想的一部分,基布兹作为以色列建国的开拓者和以色列国家一种独特生存方式,其精神和传统肯定将会永远在这个国家延续下去。 2023年,世界会发生什么?观察者网编辑部设置“2023年15大预测”,每一项预测下都选取了我们专栏作者的观点作为参考,并邀请读者朋友们参与投票。到今年年末,我们会再来盘点......

在线观看下面链接直接跳出本站到视频网站观看